5月20日,生態環境部宣布,即日起組織開展全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輪督查,進一步推動水源地保護攻堅戰向縱深發展。業內認為,全面解決當前影響飲水安全的環境隱患問題,不僅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內容,更是落實“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決策部署的一項務實舉措。
環境部此前聯合水利部制定了《全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方案》,要求各地做好本轄區飲用水源地環境違法問題排查整治工作,確保飲用水源安全。具體來看,此輪督查將用兩年時間,全面完成縣級及以上城市地表水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立、治”(即保護區劃定、邊界標志設立、違法問題清理整治)三項重點任務。
近年來,我國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雖然取得進展,但保護形勢依然嚴峻。從前期執行和摸底情況來看,當前很多飲用水水源地內仍存在各類環境違法問題。據悉,生態環境部將定期調度各地排查工作進展,并運用無人機航拍、衛星遙感巡查等技術手段,為各地排查工作提供技術支撐。此次專項排查工作,為推動解決飲水安全領域的眾多歷史問題,奠定了基礎,提供了契機。
環境部還通報了國家地表水水質自動站建設進展情況。繼中央部署的大氣環境監測事權上收任務完成后,生態環境部正在全力推進2050個國家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站的建設。截至2018年5月17日,接近1000個需要地方新建的水站中,已有超過935個已開工建設。從調度情況來看,重慶等5個省(區、市)已全面落實水站建設經費,完成征(租)地等工作,水站開工率在全國達到100%。
作為我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的重點內容之一,將在全國布設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站2050個。為確保地表水監測數據的真實、準確、客觀,從2017年8月起,原環保部就已分階段、分步驟開展國家地表水監測事權上收工作。國家負責新建水站儀器設備配置;地方負責新建水站站房和采水系統建設,并對地方投資建設的水站進行儀器設備填平補齊和系統功能更新。這也是地表水監測事權上收過程中關鍵性的一步。就像空氣污染的源解析一樣,通過水質監測,可以弄清楚水污染的成因,從而為水污染防治提供更加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