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99精品无码视亚,狂野欧美性猛交XXXX,小太正裸体脱裤子无遮挡,亚欧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山東省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8年)》

《山東省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8年)》

更新時間:2022-12-12  |  點擊率:2109

一、發展基礎
(一)發展現狀。
1.新能源裝備。我省新能源裝備產業起步較早,產業體系比較完備,綜合實力不斷提升,發展勢頭良好。2017年,全省新能源產業增加值達到1100億元左右。太陽能光熱產業穩居全國*,形成了濟南、德州、東營等各具特色的太陽能產業集聚區。依托核電產業技術創新平臺、海陽核電項目建設,煙臺已初步建立了集研發、制造、推廣應用于一體的核電產業體系,擁有萊山、海陽兩個省級核電工業園區和30多家核電裝備制造及配套企業,占全省核電裝備產值90%的*。地熱能及空氣能裝備制造業快速發展,省內具有一定規模的地源熱泵、空氣源熱泵生產企業100余家,熱泵系統集成企業300余家,具有良好的產業、技術支撐。智能電網產業發展基礎較好,全省中小型變壓器產量居全國*,擁有一批*企業,初步形成了以輸變電設備、配電自動化裝置和電網“互聯網+”等為特色的智能電網產業格局。新能源汽車生產規模穩步增長,2017年,全省共生產新能源汽車14.05萬輛,占全國的18%左右,成為新能源汽車生產大省。
2.新能源應用。近年來,圍繞改善大氣環境質量、減少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耗、調整優化能源結構,我省加快推進新能源開發利用,推廣應用規模和范圍不斷擴大,成為全省能源行業發展的突出亮點。截至2017年年底,全省全口徑新能源開發利用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達4.3%。新能源發電呈現跨越式發展,發電裝機容量達2437萬千瓦,占全省電力總裝機的19.4%。其中,風電、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均突破千萬千瓦級,分別達到1061萬千瓦、1052萬千瓦;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居全國*,達到216萬千瓦;海陽核電一期工程、榮成石島灣高溫氣冷堆示范工程建設有序推進。新能源其他領域綜合利用也實現新突破,太陽能光熱產品集熱面積保有量約1.2億平方米,占全國的30%左右;地熱供暖面積4000萬平方米,淺層地熱能利用居全國*;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年利用量約50萬噸;車用乙醇汽油年試點推廣量約120萬噸。新能源汽車推廣快速增長,累計保有量14.6萬輛,充電基礎設施保有量2.2萬個,均居*列。
3.新能源技術。順應能源技術革命發展趨勢,我省在核能、智能電網等重點領域技術實現突破,氫能源、海洋能等前瞻性技術穩步推進,國家企業技術中心、行業創新中心等一批重大創新平臺逐步建成,新能源領域的科技創新支撐能力顯著增強。截至2017年年底,我省新能源領域共擁有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企業技術中心22個、省級工程實驗室3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5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8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7個。核電防火保護產品“電纜及電纜橋架防火包覆裝置”與“非能動實體防火保護結構”*技術空白。核電島內電纜生產獲得許可,打破國外該技術壟斷??扇急辈扉_采技術、裝備實現歷史性突破,自主設計制造先進的超水深、雙鉆塔半潛式可燃冰鉆井平臺,安裝工藝、焊接工藝;在水合物微觀測試技術、仿真模擬實驗研究等方面居*列,為我國可燃冰成功試采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和技術支撐。深海鉆探隔水管打破了國外供應商對深海鉆采核心部件的壟斷。電動汽車充電群管群控、微網控制與電網互動技術等達到水平。
4.新模式、新業態。新能源產業和互聯網、先進信息技術加速融合,新能源領域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光伏+漁業”“光伏+生態農業”“光伏+采煤塌陷地治理”等呈現規模化發展態勢。全國*的“光伏+生態農業”綜合利用發展模式已在全國復制推廣,首條高速光伏路面示范項目在濟南建成,實現交通運輸行業與新能源產業的深度融合。新能源汽車共享業務開始布局,推動傳統租賃模式向智能化、綠色化、信息化轉變。以智慧車聯網為核心,以充電服務、汽車服務和綜合能源服務為重點,打造了“互聯網+智慧出行”生態體系、“互聯網+充電樁+新能源汽車”新模式,實現了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的全程監控、大數據分析和運營。建成覆蓋全省的光纖主干網,220千伏及以下變電站全部實現無人值班,初步形成了“互聯網+電網”發展格局。青島中德生態園等5個項目納入國家新能源微電網示范,探索電力能源服務的新型商業運營模式和新業態,推動更加具有活力的電力市場化創新發展。
(二)呈現特點。近年來我省新能源應用和產業取得了長足發展,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產業發展起步早,但規模總量偏小。我省新能源發展起步較早,太陽能光熱產業在全國形成規模,曾占據半壁江山,但競爭優勢逐步減弱;1986年,威海榮成建成了個風電場,2006年,菏澤單縣建成個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目前,由于缺乏可供規?;_發的水電,核電項目也尚在建設,全省全口徑新能源開發利用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僅為5.5%,低于全國8.7個百分點;新能源產業增加值僅占全省GDP的1.5%,遠低于江蘇、浙江等先進省份的發展水平。
二是新能源應用發展快,但對產業帶動作用弱。我省新能源開發應用快速推進,“十二五”以來,風電、光伏發電、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年均分別增長33.8%、146.5%、31.9%。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太陽能光熱產品集熱面積保有量、地熱能供暖(制冷)面積一直保持全國地位,2017年,我省光伏發電裝機容量也躍居全國*,風電裝機容量進入*五位。但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規模不大,發展速度不快,應用與產業融合度低,產業支撐能力較弱,不能有效滿足新能源應用快速增長的需求。
三是企業數量多,但少。我省新能源領域企業總量達2400余家,但是大部分企業規模較小,骨干企業不多,帶動作用不強,產業集聚效應不夠顯著。2017年,無一家新能源企業入圍山東,產值過百億的新能源企業僅有2家。江蘇省僅光伏產業產值超過百億元的已達6家,南京市智能電網產業在國內*超過70%。
四是產業門類齊全,但核心競爭力不足。我省已初步形成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新能源汽車、智能電網等門類比較齊全的新能源產業發展體系,但新能源科技創新投入不足,自主創新技術薄弱,導致產業發展層次不高、核心競爭力不強,缺乏制造關鍵核心新能源裝備的,缺少具有國內影響力的,產業產品配套協作能力不強,以基地或集聚區建設為載體的發展格局尚未形成,新能源產業總體上全而不優、多而不強。
二、發展形勢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孕育、集聚迸發,新能源領域技術創新層出不窮,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我省新能源產業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必須統籌全局,把握機遇,因勢利導,集中力量實現跨越式發展。
從看,以新能源為代表的新興產業重大顛覆性創新不時出現,新能源汽車、頁巖氣等關鍵技術不斷突破,分布式能源、能源互聯網等領域蓬勃興起;新能源技術與新一代信息技術、互聯網、大數據等相互滲透、不斷融合,各主要國家紛紛將新能源作為科技創新的戰略制高點和產業轉型發展的先手棋。同時,在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歐盟、日本、北美等主要發達國家紛紛更新和制定新能源發展戰略,能源加速向清潔化、低碳化新能源時代邁進。
從國內看,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為加快推動新能源產業發展、培育經濟社會發展新動能指明了方向。順應能源清潔低碳發展的大趨勢,我國加快實施油氣替代煤炭、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雙替代戰略”,明確提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達到20%左右”,使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成為能源增量的主要力量。
從省內看,我省能源消費總量大,煤炭消費占比高,減少煤炭消費、加快能源結構優化調整壓力巨大?!渡綎|省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已明確提出“到2030年,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消費提高到18%左右”。同時,我省資源型、重化型產業結構突出,提升產業層次、優化產業結構、實現轉型升級的任務十分艱巨。《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將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納入產業,為新能源產業發展提供了重大歷史機遇。要按照省委、省*的統一決策部署,依托既有產業基礎,抓住重點、突出特色,明確主攻方向,集中優勢資源,實現快速發展。
三、發展思路、原則和目標

(一)發展思路。全面貫徹十九屆二中、三中精神,認真落實省委、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決策部署,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核心,堅持綠色低碳發展方針,轉變發展方式,強化技術創新,完善體制機制,促進產業智慧化、智慧產業化、跨界融合化、品牌化,積極推動新能源產業多元化、規模化、高質量發展,打造一批國內、在有影響力的產業集聚區和特色產業集群,逐步實現由“山東制造”向“山東智造”“山東創造”轉變,為新舊動能轉換提供強有力支撐。
(二)發展原則。
統籌規劃,協調發展。統籌規劃新能源產業發展與經濟社會轉型、能源總體布局、生態環境保護以及新型城鎮化建設,堅持規劃引導、科學推進,注重規劃統籌協調發展,注重開發利用與產業提升、技術進步協調發展。統籌陸地和海洋經濟協調發展,拓展成長空間,形成自身發展新優勢與周邊協同互動新格局。
突出重點,發展。緊跟國內外新能源發展趨勢,加快推進新能源汽車、核電、智能電網及儲能等重點領域發展,依托項目拉動和產業帶動,大力提升新能源產業發展層次,壯大產業規模,促進新能源產業發展。
因地制宜,集聚發展。依據我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結合各市發展定位,明確各市新能源產業發展方向,培育壯大骨干企業,加強產業上下游協作,延伸產業鏈條。創新管理運營機制,推動“筑巢引新鳳”“無中生有”,培育特色經濟和優勢產業,打造若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集聚區和特色產業基地。
科技,創新發展。堅持世界眼光、標準、山東特色,積極學習相關領域的新理論、新技術,加強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不斷提升自主研發能力;健全完善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加快技術創新、體制機制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提能源市場競爭力,促進產業升級壯大。
(三)發展目標。未來5-10年,建成以創新、智能、帶動、集群發展為核心特征的新能源裝備制造體系,形成一批國內的企業和品牌;逐步構筑以綠色低碳、節能、多元互補、智慧互聯為主要特征的能源消費體系,新能源消費比重顯著提高,新能源供應基本滿足未來能源消費增量需求;力爭把新能源產業發展打造成為我省重要支柱產業,有效促進我省能源結構轉型與綠色低碳發展。新能源產業規模不斷壯大。到2022年,全省新能源產業總產值力爭達到7000億元,產業增加值力爭達到2400億元。到2028年,新能源產業總產值、增加值力爭分別達到12000億元和4000億元,成為全省新的重要支柱產業。
新能源應用規模不斷提高。到2022年,全省全口徑新能源開發利用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提高至9%左右,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達到4400萬千瓦左右,占省內電力裝機的30%左右。到2028年,全省全口徑新能源開發利用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力爭提高至15%左右,新能源發電裝機達到7500萬千瓦左右,占省內電力裝機的40%左右。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到2022年,新能源產業技術研發投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達到3%以上,重點骨干企業技術研發投入占比達到5%左右;到2028年,全省新能源產業技術研發投入占比提高到5%以上,形成一批國內、有影響力的自主技術、產品和品牌。
新能源產業集聚度大幅提升。到2022年,打造5個年產值過千億元、在全國競爭優勢突出的特色產業集群,培育10家產值過百億的全國的骨干企業,帶動培育一批專、精、特、新的配套企業。到2028年,新能源裝備大企業群體進一步壯大,區域特色和優勢更加突出,實現由新能源產業大省到新能源產業強省的轉變。
四、重點任務
順應新能源產業發展趨勢,圍繞聚力建設新能源裝備和應用強省,結合我省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以技術創新為,加大要素支撐,分類施策,做大做強3大重點產業,優化提升4大優勢產業,加快布局3大前沿產業,加快新能源在電力、熱力、交通等領域的推廣應用,培育壯大5大特色產業集群,推動我省新能源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建設具有國內水平和影響力的新能源研發、檢驗檢測和產業發展高地。
(一)聚力做大做強3大重點產業。新能源汽車、核電、智能電網及儲能是國民經濟重要的支柱性、基礎性產業,代表了當前和未來發展重要方向和技術制高點,是很多省份都在重點布局、合力推進的關鍵新能源產業,也是我省從新能源產業大省向強省邁進的必由之路。結合我省產業布局和產業基礎,聚焦3大重點產業,積極培育壯大,加快產業聚集發展,完善產業鏈條,提升產業競爭力,努力走在*列。
1.新能源汽車產業。把加快新能源汽車發展作為培育新動能、發展新經濟、推動產業邁向中的重要內容,以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氫燃料電池汽車為發展的主攻方向,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檔次為核心,瞄準世界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前沿,堅持自主研發與開放合作相結合,結合市場需求統籌規劃布局,加快全省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產品、市場優化升級,增強市場競爭能力,擴大市場規模,推動新能源汽車向綠色化、化、智能化發展。到2022年,建成濟南、青島、淄博、煙臺、濰坊、聊城等一批新能源汽車產業集聚區,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50萬輛左右,新能源汽車產業產值達2500億元。到2028年,成為國內重要的新能源汽車和關鍵零部件生產基地,實現由低端新能源汽車生產大省向新能源汽車制造強省轉變,新能源汽車產業產值達到4000億元。
2.核電產業。圍繞我國先進的三代、四代核電技術示范項目與核能小型堆多元供給平臺建設,以核電技術自主創新為重點,發揮核電產業創新示范平臺作用,加快技術創新和產業孵化,打造我國先進的核能技術研發、人才集聚和核能綜合利用產業示范高地,支撐和培育核能材料與裝備制造、核電建設運維等產業發展,形成具有先進水平的核電裝備基地和集成供應商。到2022年,核電技術創新能力與裝備制造規模進一步提升,全省核電及配套產業產值力爭突破1000億元。到2028年,核電裝備與材料關鍵技術走在*列,具備新一代核電共用技術支持能力,成為中國核電走向世界的“橋頭堡”,全省核電及配套產業產值力爭達到1800億元。
3.智能電網及儲能產業。發揮我省電力強省優勢,圍繞特高壓入魯通道建設、省內主網架升級改造、新能源接入消納、智能微電網建設以及軌道交通電氣化等現實需求,加快突破大容量輸電、大規模新能源并網、智能電網大數據分析、儲能大規模推廣應用等關鍵技術,著力推動智能輸變電成套裝備、配網自動化設備、微電網系統以及智能化檢測裝備等相關產業發展,加快推進智能電網產業與新能源技術、信息技術、儲能技術深入融合,推動輸變電設備和智能電網產業向成套化、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建設具有先進水平的特色智能電力裝備產業基地,提升省內智能電網建設所需設備自主配套能力。到2022年,輸變電裝備配套能力、成套化水平進一步提升,智能電網核心裝備自主化能力進一步增強,儲能關鍵技術具備產業化能力,全省智能電網及儲能產業產值超過1500億元。到2028年,智能電網裝備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儲能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成為能源領域經濟新增長點,全省智能電網及儲能產業產值超過2300億元。
(二)加快提升4大優勢產業。熱泵、太陽能、風電、生物質能是我省具有良好優勢的新能源產業,也是調整優化能源結構的重要發展方向。依托我省較好的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以科技創新為,堅持市場應用導向,加快4大優勢產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建設,全面提高產品技術、工藝裝備、能效標準,推動價值鏈向高水平躍升,實現4大優勢新能源產業提質發展。
1.熱泵產業。抓住國家推進北方地區清潔供暖重大機遇,發揮我省既有熱泵產業基礎,堅持創新驅動、智能轉型,加快推進熱泵機組關鍵部件及控制系統研究,不斷提升產品全壽命周期內的可靠性、穩定性及季節性能系數(SPF),著力提品質、創品牌、擴規模,提升產業競爭力,打造綠色智慧化工廠,建設全國熱泵全產業鏈生產基地,實現由熱泵生產大省向熱泵制造強省的轉變。到2022年,全省熱泵產業產值力爭突破500億元;到2028年,全省熱泵產業產值力爭突破1000億元。
2.太陽能產業。立足現有太陽能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發揮濟南、青島等市骨干企業的作用,堅持光伏產業和光熱產業協同推進,大力研發推廣、高質、技術產品和設備,鼓勵配套企業、原料供應企業開展戰略合作,協同創新,延伸產業鏈條,力爭形成集上中下游于一體、各環節相互配合、契合度較高的完整產業鏈條,建立和完善相關工程設計、檢測認證及質量管理等產業服務支撐體系,促進太陽能產業整體競爭力提升。到2022年,全省太陽能產業產值力爭達到500億元;到2028年,全省太陽能產業產值力爭達到800億元。
3.風電產業。以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開發為契機,立足山東、輻射沿海、面向,圍繞風資源評估、風電機組及關鍵零部件生產制造、風電場設計建設施工控制運維等重點環節,吸引國內風電裝備制造領域落戶我省,鼓勵省內已有配套企業融入產業鏈條,加強關鍵核心技術獨立創新、聯合創新,促進風電裝備采購生產本地化、化,推動風電產業集聚發展,打造集研發設計、智能制造、工程總承包、運維服務等于一體的風電全產業鏈,實現風電產業規模化、關鍵技術自主化、市場銷售化、運營服務一體化。到2022年,全省風電產業產值力爭達到600億元;到2028年,全省風電產業產值力爭達到800億元。
4.生物質能產業。發揮我省作為生物質資源大省的優勢,著力突破生物質低氮燃燒、氣化耦合發電、纖維素乙醇、生物質航空煤油、生物質烯烴、生物質石墨烯等生物質能熱轉化和生化轉化關鍵技術,重點推進生物質鍋爐(窯爐)、成型燃料、發電設備、先進氣化、碳化、生物發酵等領域關鍵裝備的研發和產業化,形成系列化產品和規?;a能力,培育一批生物質裝備制造、高值化產品開發、綜合服務等特色骨干企業,著力打造生物質多元化利用示范省份。到2022年,全省生物質能產業產值力爭突破400億元;到2028年,全省生物質能產業產值力爭達到600億元。
(三)加快布局前沿性產業。突出新能源行業戰略作用,瞄準新能源產業發展趨勢,加大科技投入,著力培育氫能、可燃冰、海洋能等前沿性、先導性新能源產業發展,贏得發展先機,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
1.氫能。以克服我省傳統能源體系短板為抓手,把積極推動氫能與燃料電池核心技術突破作為我省超前布局先導產業、搶占能源技術制高點的重點任務,加強氫能產業發展的頂層設計,鼓勵省內外優勢企業、高校、院所的產學研協同,集中突破氫能產業核心技術,支持整車生產企業提升燃料電池整車制造能力。開展氫氣制備、儲運、燃料電池汽車等應用示范,優化氫能基礎設施布局,通過試點示范加速氫能產業化、規模化和商業化進程,培育一批國內氫能裝備制造企業、燃料電池和動力系統集成研發制造企業、整車生產企業,形成氫能基礎設施建設、氫燃料電池電堆、關鍵材料、系統集成、整車生產、運營與配套服務等產業集群。到2028年,全省氫能產業產值力爭突破500億元。
2.可燃冰裝備產業??偨Y“藍鯨系列”鉆井平臺的先進經驗,加大發展勘探裝備、生產作業裝備與電控設備的研發力度。強化深海鉆探成撬工程技術能力,推動參與天然氣和凝析油勘探開發、天然氣處理、天然氣液化、海上運輸和銷售為一體的大型上游投資開發項目。以海洋地質研究機構為依托,加強對可燃冰模擬實驗與測試、成藏過程與演化、資源勘查與評價等技術與機理的研究,助力可燃冰勘探開發。圍繞防砂、儲層改造、鉆完井、環境監測等關鍵環節,集中攻關,研究適應不同類型特點的試采工藝和技術裝備,形成從開采到儲存到輸運的全環節技術體系。到2028年,全省可燃冰裝備產業產值力爭突破100億元。
3.海洋能。以提高海洋能開發利用技術水平為著力點,以示范項目建設為抓手,重點支持百千瓦級波浪能、兆瓦級潮流能、溫差能、海水濃度差發電等海洋能綜合利用技術研發。發展低能流密度資源條件下的轉換新技術、新方法,重點研發原創性的海洋能發電裝置及關鍵部件;探索鹽差能海洋能發電及綜合利用機理,研發相應的發電原理樣機。發展自主創新的海洋能發電裝置實驗室仿真技術方法,提升海洋能發電裝置設計水平。加強海洋能發電裝置海上測試方法及運行狀態健康監測技術研究,建立并完善測試評價理論,形成相關測試標準與軟件。研發深海漂浮式風電機組,探索海上風電和波浪能、潮流能等綜合利用,掌握遠距離深水大型海上風電場設計、建設及運維等關鍵技術,推進深海風電發展。開展小型化、模塊化海洋能的能源供給系統研究,爭取突破轉換、儲能、高可靠設計等瓶頸,形成若干個具備推廣應用價值的海洋能綜合利用裝備產品。開展有居民海島(礁)海洋能獨立電力系統示范工程建設,為規模化開發海洋能資源奠定基礎。到2028年,全省海洋能產業產值力爭突破100億元。
(四)加快新能源推廣應用。全面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發展思想,適應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對能源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緊緊圍繞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大氣污染防治以及清潔取暖等重點任務,著力推進新能源在綠色電力、綠色熱力、綠色交通等領域的生產與利用,加快調整優化能源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努力推動能源生產革命和消費革命,以綠色能源革命倒逼產業轉型升級,以加快推廣應用支撐產業快速發展。
1.綠色電力。加快推進核電、風電、光伏發電、生物質發電和省外來電發展,不斷擴大新能源發電應用范圍和規模,著力提升電網接入和消納能力,加快優化電力工業結構。到2022年,力爭實現兩個30%,即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占全省電力總裝機比重達到30%、可接納省外來電能力占全省可用電力裝機的比重達到30%。到2028年,力爭突破兩個40%,即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占全省電力總裝機比重達到40%、可接納省外來電能力占全省可用電力裝機的比重達到40%。
核電。圍繞打造全國重要的東部沿海核電基地,以高溫氣冷堆、AP1000壓水堆、CAP1400大型先進壓水堆示范和商業化應用為核心,積極穩妥、安全地推進核電發展。穩妥推進海陽核電一期工程、榮成石島灣高溫氣冷堆示范項目建設,力爭2019年年底前建成投產。有序推進海陽、榮成兩大核電廠址后續項目相關工作,爭取早日開工建設并建成投運。加強潛在核電廠址資源的勘探和保護,適時啟動沿海第三核電廠址前期工作。圍繞打造煙臺核能多元化綜合利用基地,整合ACP100S、ACPR50S、海工平臺等相關技術,穩妥推進海上清潔能源綜合供給平臺建設,促進核能多元化利用。
風電。按照“統籌規劃、陸海并舉”的原則,圍繞山東半島東部、北部沿海、海上風電帶以及魯中、魯西南內陸山區風電帶,科學有序推進風電規?;l展,打造海陸“雙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海上,按照海上風電開發與海洋功能區劃、海洋主體功能區規劃、重點海域海洋環境保護規劃、沿岸經濟建設、產業布局等統籌協調的總體要求,開展好海上風電規劃修編工作。按照整體規劃、分布實施、集約節約原則和統一資源配置、統一開發建設思路,科學有序推進海上風電開發建設,重點支持海上風電項目與海洋牧場等其他開發利用活動融合發展,大限度發揮海域資源效益。陸上,在現有工作基礎上,適度有序推進風電項目建設。到2022年,全省風電裝機容量達到1700萬千瓦左右;到2028年,全省風電裝機容量達到2300萬千瓦左右。
光伏發電。堅持集中式、分布式相結合,積極推進“光伏+”綜合開發利用,不斷優化光伏發電發展模式,提高光伏發電質量和效益。在與土地利用、生態保護、農業生產等相協調的基礎上,利用塌陷地、荒山荒地、灘涂、鹽堿地等土地資源,采取統一規劃、集中連片、分步實施的方式,實施“光伏+環境治理”,重點打造采煤塌陷地光伏發電基地和黃河三角洲鹽堿灘涂地光伏發電基地;利用工業園區以及工業企業、商業企業、公共建筑、居住建筑等屋頂資源,建設一批“光伏+屋頂”分布式發電項目,推動光伏發電就地生產、就地消納;結合風電項目建設以及設施農業、漁業、養殖業等,建設一批風光、農光、漁光等“光伏+綜合利用”項目,促進光伏與其他產業有機融合;探索發展“光伏+交通”等新模式、新業態,開展光伏路面技術研發和試驗示范工程建設,推動光伏發電跨行業、跨領域融合發展;積極推進“光伏+技術進步”“光伏+競價上網”,促進光伏發電技術進步、產業升級、市場應用和成本下降,健全光伏發展市場機制。力爭到2022年,全省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800萬千瓦左右;到2028年,全省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到2400萬千瓦左右。
生物質發電。堅持因地制宜、規劃先行、合理布局、多元發展,科學推動生物質能資源的能源化循環利用和清潔利用。在魯西北、魯中等農作物秸稈豐富地區,重點建設農作物秸稈為主的生物質發電項目;在魯南木材加工聚集區和農作物秸稈豐富地區,重點建設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在膠東半島果樹枝椏柴資源豐富地區,重點建設林木資源為主的生物質發電項目。在落實環保、選址、垃圾資源量及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等條件的前提下,穩步推進城鎮生活垃圾發電項目。在工業有機廢水無害化處理集中地區和畜禽規?;B殖地區,合理布局沼氣發電項目。力爭到2022年,全省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達到350萬千瓦左右;到2028年,全省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達到500萬千瓦左右。
外電入魯。著眼保障未來山東經濟社會發展、壓減煤炭、擴大非化石能源消費等實際需要,強化外電在全省電力供應保障和消費升級中的供應能力。完善特高壓骨干網絡,積極做好與已建成的錫盟、榆橫、扎魯特、上海廟四條外電入魯特高壓送電通道送端省份銜接,落實配套電源和送電電量與電價,盡早實現規劃送電能力,有序擴大省外來電規模。加快建設濰坊(昌樂)至臨沂(高鄉)至棗莊至菏澤至石家莊(邢臺)特高壓環網工程;繼續開展“外電入魯”新通道研究。到2022年,全省接受省外來電能力力爭達到3500萬千瓦左右,占全省可用電力裝機的比重達到30%;到2028年,接受省外來電能力力爭達到5000萬千瓦左右。
抽水蓄能。綜合考慮地形地質、水文氣象等條件以及電網需求,統籌抽水蓄能發展與電源建設,合理規劃布局抽水蓄能電站,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在膠東負荷中心布局抽水蓄能電站,增強區域電網調峰能力,提高東部沿海核電基地電力送出和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發電消納水平;在“外電入魯”通道落點集中的魯中、魯南地區布局抽水蓄能電站,保障電網以及特高壓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到2022年,全省抽水蓄能電站裝機容量達到300萬千瓦左右;到2028年,全省抽水蓄能電站裝機容量達到800萬千瓦左右。
2.綠色熱力。結合國家推進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的部署要求,統籌區域內能源資源供應、環境約束、經濟承受能力和取暖用熱特點,按照宜氣則氣、宜電則電、宜可再生能源則可再生能源和集中與分散相結合原則,在優先發展集中供熱的同時,積極發展電能、地熱能、生物質能、太陽能等多種清潔供熱,逐步實現供熱資源和形式的多元化、靈活性,加快供熱領域各類可再生能源對化石能源的替代。力爭到2022年,全省綠色熱力取暖面積占比達到15%以上。到2028年,全省綠色熱力取暖面積占比達到25%左右。
電能取暖。結合取暖區域的熱負荷特性、取暖規模、電力資源等因素,在與電網公司做好充分銜接、落實配套電網建設改造、保障電力安全供應的基礎上,因地制宜發展電取暖。在商場、醫院、學校等公共服務場所和新型社區,優先選用空氣源、污水源、地源、海水源等熱泵取暖,提升電能取暖效率。鼓勵有條件的大型商場、辦公場所、酒店等晝夜冷熱負荷變化較大的建筑配套建設電蓄熱(冷)設施,促進電力負荷的移峰填谷,降低運行成本。在不具備市政集中供熱的區域,優先推廣熱泵、蓄熱式電鍋爐等集中供熱技術;對于不具備集中供暖條件的區域,優先推廣家用空氣源熱泵技術,或合理選擇使用蓄熱式電暖氣、碳晶電采暖等分散式電采暖技術。到2022年,全省電能取暖面積達到3億平方米以上。
地熱能供暖(制冷)。充分發揮我省地熱能資源儲量大、分布廣等特點,因地制宜、規范有序推廣使用集中與分散式取暖。積極推動中深層地熱能取暖,根據地熱能資源分布及供熱市場需求,在“取熱不取水”的原則下,采用“采灌均衡、間接換熱”或“井下換熱”的工藝技術,在魯西北、膠東、魯中(西)南等地熱資源相對富集地區,采用“集中式與分散式相結合”的方式推進中深層地熱能取暖。大力開發淺層地熱能取暖,按照“因地制宜,集約開發,加強監管,注重環保”的原則,采用熱泵技術為主,開發利用淺層地熱能取暖(制冷),經濟的替代散煤取暖。到2022年,全省地熱能取暖面積達到7000萬平方米左右。
生物質能供熱。充分發揮我省生物質能資源儲量大、品種多、分布廣等優勢,按照就地收集、就地消費原則,積極發展生物質能清潔供暖、供熱。新建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全部按照熱電聯產集中取暖規劃建設,作為縣城及周邊鄉鎮、農村社區的重要熱源;結合用熱需求和技術經濟可行性,對已投運農林生物質純凝發電項目有序進行供熱改造,積極為周邊城鄉居民及工業園區企業供暖、供氣。在落實環保、選址、垃圾資源及社會風險評估的前提下,穩步推進城鎮生活垃圾焚燒熱電聯產項目。在生物質資源豐富的地區,科學規劃布局建設分布式生物質成型燃料收集、加工和銷售基地,采用生物質鍋爐和生物質節能環保爐具等方式,為城鄉公共服務設施、新型農村社區集中供暖和農戶分散供暖。力爭到2022年,全省生物質能供暖面積達到1.5億平方米左右。
太陽能供熱。依托我省太陽能資源和光熱產業優勢,大力推廣“太陽能+”多能互補熱利用模式,實現太陽能與空氣能、地熱能、生物質能、天然氣、電能等多能互補,采用集中式與分布式相結合的方式,在條件適宜的小城鎮、民用和公共建筑上推廣太陽能供暖系統;在農業大棚、養殖場等用熱需求大且與太陽能特性匹配的行業,充分利用太陽能進行供熱。到2022年,全省“太陽能+其他”清潔能源取暖面積達到500萬平方米左右。
核能供熱。密切跟蹤低溫供熱堆技術商業化應用成熟度,借鑒北京燕龍泳池式低溫供熱核反應堆的技術應用,積極推進核能示范項目研究論證,在有條件的地方開展海上浮動堆和小型低溫供熱堆示范項目前期工作。
3.綠色交通。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排放為核心,加快推進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完善充電基礎設施,創新發展模式,積極推進綠色交通省份建設。
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以城市公交車、公路客車、出租車等客運以及環衛、物流等公共服務領域用車為重點,加大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力度,不斷擴大新能源汽車在公共服務領域的應用比例和規模,形成新增道路運輸車輛以清潔能源和新能源車輛為主的發展格局。結合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健全完善公務出行市場化保障體系,大力推廣“充電服務+汽車租賃”模式,促進新能源汽車在公務出行保障方面的推廣使用。2019年起,全省各級黨政機關及公共機構購買機動車輛,特別是用于機要通信、相對固定路線執法執勤、通勤等車輛配備更新時,全部選用新能源汽車。落實國家新能源汽車發展和推廣應用的財稅優惠政策,建立促進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發展的有效機制,鼓勵和支持居民優先購買和使用純電動汽車或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提升汽車節能環保標準,提高高油耗、高排放汽車使用成本,鼓勵有條件的城市實施近*交通示范工程,引導居民綠色出行。到2022年,全省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力爭達到50萬輛。
充電基礎設施。圍繞充電基礎設施與電動汽車協調發展,加快構建以用戶居住地停車位、單位停車場、公交及出租車場站等配建的充電設施為主體,以公共建筑物停車場、社會公共停車場、臨時停車位等配建的公共充電設施為輔助,以獨立占地的城市快充站、換電站和高速公路服務區、國省道兩側配建的城際快充站為補充,以充電智能服務平臺為支撐的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服務體系,保障電動汽車順暢出行。到2022年,全省充電基礎設施保有量達到10萬個以上。
新模式、新業態。創新“新能源汽車+互聯網”業務新模式,推進租賃業務與現代信息平臺融合,支持充電裝備制造企業開展運營模式創新。積極探索車輛共享、分時租賃、整車租賃等模式,鼓勵社區、園區等區域建設共享充電樁,打造新能源汽車領域新模式、新業態,帶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
(五)培育壯大5大產業集群。依托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充分發揮各自區位優勢、產業優勢、技術優勢,實施重點區域培育發展戰略,加快推進科技創新,推動人才、技術、資本等各類生產要素快速聚集、整合,著力培育壯大5個核心競爭力強、產業層級高、產業鏈條完整、特色優勢突出的新能源產業聚集區,有力帶動全省新能源產業高質量、規?;?、集群化發展。

1.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以濟南、濰坊、聊城為重點,支持骨干企業做大做強,加快發展新能源客車和載貨車以及環衛、醫療、園林等行業車,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打造節能與新能源商用車生產基地。以青島、淄博等為重點,發展新能源乘用車項目,促進新能源乘用車提升檔次、快速發展,實現傳統汽車與新能源汽車轉換接續,建設全國重要的新能源乘用車生產基地。以青島、淄博、棗莊、濰坊為重點,加快突破技術瓶頸,大力發展純電動汽車用動力電池,建設全國重要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生產基地。支持淄博市加快發展新能源汽車用高性能電機,擴大生產規模,建設先進電機產業裝備生產基地。
2.核電裝備產業集群。以濟南、煙臺、威海為重點,著力發展百萬千瓦級及第三代、第四代核電裝備研發制造,圍繞華龍一號、AP1000、高溫氣冷堆、海上浮動堆等相配套的核電用鋼制安全殼、結構模塊、設備模塊、一體化堆頂組件、核電法蘭、鑄造主管道、壓力容器、穩壓器、主泵泵殼、核燃料處理設備等核電關鍵設備,強化自主研發能力建設,壯大產業規模和競爭實力。支持煙臺核電研發中心和核電領域檢驗檢測中心、濟南核電材料及核壓力容器基地、威海核能利用創新示范園建設,穩妥推進海上清潔能源綜合供給平臺、低溫供熱堆等核能綜合應用項目,打造世界的集核電材料研發、核電裝備制造、核電站建設與運維、中低放核廢物處理、核設施退役后處理、核能多領域應用等于一體的核電產業集群和核技術創新集成基地。
3.智能電網及儲能產業集群。依托濟南、泰安,著力發展特高壓及超高壓輸變電設備、智能變電站成套裝備、智能配電網成套設備、用戶端智能化成套裝備等裝備研發制造,打造千億級特高壓輸變電設備產業基地。支持濟南、青島、淄博、煙臺、棗莊、東營等市,加快發展輸電線路在線監測設備、電網信息智能傳感檢測技術及裝備、變電站智能巡檢機器人、電站智能清洗機器人等裝備,打造清潔發電設備、高壓輸變電設備、智能配電設備等研發生產基地。加快建設先進的輸變電及智能電網裝備制造基地。
4.氫能產業集群。以濟南、青島、濰坊為重點,立足前沿、打造,綜合推廣利用氫能源。積極推進濟南“中國氫谷”建設,推動氫能制備、儲運、加氫基礎設施和燃料電池關鍵零部件以及關鍵材料等方向的中央企業在我省落戶。依托濟南、濰坊等市骨干企業,建立氫燃料電池創新中心,加快突破核心技術,盡快實現產業化,建設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相關的動力系統、核心部件及關鍵零部件生產基地,力爭在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上走在*列。
5.海上風電制造與應用產業集群。以青島、煙臺、東營、濰坊、威海、日照、濱州等市為重點,圍繞海洋強省戰略組織實施和“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規劃建設,加快推進6兆瓦、8兆瓦及以上大功率海上風電設備研制及使用,帶動相關配套裝備產業發展,建設海上風電裝備制造基地。支持蓬萊爭取海上風電檢測基,帶動風機制造、海洋裝備、技術研發等全產業鏈協同發展。按照試點先行、有序推進的原則,科學推動海上風電開發建設,支持海上風電與海洋牧場、波浪能、潮流能等融合發展,形成產業發展與推廣應用相互配套、協同發展的建設格局。
(六)組織實施5大重點工程。圍繞培育新能源領域新動能,扎實推進創新能力提升、質量品牌建設、產業與應用融合示范、區域能源轉型示范、“互聯網+”智慧能源等5大重點工程,有效支撐新能源產業健康持續快速發展。
1.創新能力提升工程。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有效整合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科技中介服務機構以及骨干企業等優勢單位資源,圍繞新能源汽車、核電、儲能、氫能、海洋能等關鍵領域培育創新載體,搭建一批對全省新能源產業發展具有帶動作用的高層次公共技術創新服務平臺,突破一批關鍵共性技術。加快推進山東煙臺核電產業技術創新平臺建設和運作機制搭建,打造開放共享的產業技術創新平臺。突出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支持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工業設計中心等平臺建設,加快建設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創新體系,加速技術成果產業化。到2022年,力爭打造3-5家全國的新能源產業技術創新平臺;建成5-10家產學研合作的省級創新中心,并引導其建成集共性技術研發、業態模式創新、人才引進培養、成果轉化等職能為一體的綜合性創新載體。
2.質量品牌建設工程。深入實施質量強省和品牌戰略,完善新能源企業產品質量標準體系,提升企業質量控制能力,加強品牌培育,支持優勢企業做大做強。引導企業實施質量提升計劃,推進企業加強技術研發、成本控制、營銷服務等能力建設,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建設質量動態評價系統,持續提升產品品質和服務能力,增強企業產品綜合競爭力。圍繞新能源重點領域及前瞻產業,加快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術、形成規模優勢的新品牌。實施“專精特新”工程,培育一批主營業務突出、競爭力強、成長性好的特色品牌。推進“山東制造”品牌建設,加強品牌文化內涵設計推廣,強化產品質量標準提升,推動新能源產業“山東制造”向“山東質造”轉變,全面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實現品牌提價值。
3.產業與應用融合示范工程。圍繞加快新能源推廣應用與提升新能源裝備制造水平,推動技術、資本、人才等各類要素在一定區域內集聚,加快產業鏈向上下游延伸,提高產業區域配套水平,提升新能源裝備制造與開發利用一體化水平,打造產用融合發展示范區,實現應用促進產業、產業支撐應用良性發展格局。聚焦我省未來核電、海洋能綜合利用、氫能、海上風電等新能源發展重點領域,依托重點園區、重點企業和重大技術平臺,著力打造產城融合、產用耦合、產研結合、多位一體的現代化新能源融合示范區。
4.區域能源轉型示范工程。以新能源示范城市(產業園區)、綠色能源示范縣既有工作為基礎,在可再生資源條件好、發展潛力大、管理有基礎、經濟承受能力強的區域,通過統籌規劃、優化設計、系統集成、體制機制創新,因地制宜實施傳統能源與風能、太陽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協同開發利用,擴大可再生能源在區域供熱、供電、供氣、交通、建筑等各領域的應用,顯著提高區域可再生能源消費比重,促進區域能源生產和消費轉型升級,逐步建立適應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技術路徑、商業模式、管理模式和政策體系。
5.“互聯網+”智慧能源示范工程。以青島中德生態園、濟南積成工業園、泰安泰開工業南區等新能源微電網、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示范工程為,在產業園區、大型商務區、大學城、交通樞紐中心等重點區域,加強終端供能系統統籌規劃和一體化建設,通過可再生能源發電、儲能技術、冷熱電三聯供和微電網等集成應用,探索發輸儲配用一體化的技術應用和商業運營模式示范,同時強化能源需求側管理,推動新能源就地生產和就近消納,提高能源綜合利用效率。圍繞促進新能源消納,提升電力系統靈活性穩定性,積極推進不同技術類型、不同應用場景儲能示范項目建設,促進儲能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加快推進“互聯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圍繞用戶需求,集成電網、企業、交通、路況、氣象、安全等各種數據,建立電動汽車用戶綜合服務系統,提供充電導航、狀態查詢、充電預約、費用結算等服務,拓展平臺增值業務。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協調。建立健全省級領導牽頭、相關部門和單位協同推進的工作機制。省有關部門要切實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組織協調,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科技廳要立足職能、主動擔當,抓好重大事項推進落實,及時協調解決重大問題,牽頭推進新能源產業推廣應用、裝備制造、科技研發等各領域發展;省國土資源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海洋與漁業廳、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等部門和單位要創新思路、積極作為,從破解土地制約難題、推進地熱能開發利用,統籌規劃布局、推進清潔取暖,科學指導海域使用、開展海洋能利用試驗示范,加強電力供應保障、促進可再生能源消納等方面提供務實有效的政策配套;省統計局要完善新能源產業統計指標體系,實施跟蹤監測,為科學監測、科學決策、強化考核提供支撐。各市要依托新舊動能轉換相應工作機制,聚焦重點任務,落實工作責任,加強要素保障,全力推進新能源產業發展。
(二)加大體制機制創新。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按照權利和責任同步下放、調控和監督同步加強的要求,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改進優化政務服務、健全法制保障體系,建設包容創新、審慎監管、運行、法治規范的服務型*。完善以負面清單為主的產業準入制度,除國家規定必須保持國有資本控股的企業外,大限度地放寬投資準入,營造寬松便捷的市場準入環境、公平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安全放心的市場消費環境。持續深化電力體制改革,完善相關政策法規、決策和激勵機制,建立完善保障新能源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制度體系和長效機制;深化電價改革,探索建立反映市場供需關系、資源稀缺程度和環境損害成本的新能源價格體系。貫徹更加包容和鼓勵創新的治理理念,針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降低準入門檻,推行動態審慎監管,包容處于發展初期的新業態。
(三)強化智力支撐。堅持人才資源理念,建立健全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新能源領域智庫、聯盟(協會)和人才隊伍協調推進體系。以*購買服務等方式與智庫開展合作,研究提出我省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戰略性、前瞻性以及熱點難點問題,為推動新能源產業新舊動能轉換提供政策建議,為產業轉型升級和投資結構調整提供咨詢,為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引進和研發提供指導。組織省內新能源領域有較強影響力和號召力的或中介服務機構組建聯盟(協會),廣泛吸納企業代表、中介組織等參與,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推動交流協作,促進行業發展,加強行業自律。積極推進中國能源大學建設,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和培訓機構等各層次教育、培訓機構,強化新能源相關學科設置,加強對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技能新等專業人才培養。完善新能源領域高層次、高技能人才引進綠色通道,大力引進人才、創新團隊;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建立矩陣式的研發能力布局和跨產業協同平臺,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形成體系化的技術創新能力。
(四)完善財稅和價格體系。遵循財稅和價格改革方向,強化財政激勵、稅收和價格引導功能,支持新能源產業技術創新和轉型升級。進一步加大財政資金對可再生能源資源評價、技術研發、平臺建設、人才培養、標準制定、檢測認證體系建設等基礎性領域、前沿性學科以及示范工程的傾斜力度,激勵社會資本投資新能源產業。嚴格落實國家對風電、光伏發電、生物質發電等新能源發電項目以及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增值稅、所得稅、費用減免等稅費政策,減輕企業負擔,增強企業活力。實施清潔能源取暖財政扶持引導政策。對符合國家規定的新能源發電項目,及時申報可再生能源電價資金附加補助目錄;探索通過招標等競爭性方式配置資源,引進技術和經濟實力較強的投資主體參與項目建設,推進技術水平提升和上網電價下降,逐步建立新能源發電價格補貼退出機制。
(五)拓寬投融資渠道。創新適應新能源產業的融資方式和金融服務模式,采用多種投融資模式促進新能源產業發展。鼓勵國有資本、民營資本等各類社會資本投資新能源產業,鼓勵民營企業通過參股、控股、資產收購等多種方式參與國有企業改制重組。探索建立項目推介常態化制度,搭建銀企交流平臺,積極引導銀行等金融機構采取投貸聯動等新模式,加大對新能源產業傾斜支持力度。支持具備條件的新能源企業通過上市掛牌、發行債券、私募股權等方式實現融資。充分發揮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基金的作用,加大對新能源領域技術創新、產業化項目和重大工程的支持和引導。支持新能源資源、設備、服務、應用的資本化、證券化,為基于“互聯網+”的B2B、B2C、C2B等多種形態的商業模式創新提供平臺。鼓勵面向分布式能源的融資租賃、*與社會資本合作(PPP)等靈活的投融資手段,促進能源的就地采集與利用。建立和完善新能源產業鏈企業信用擔保體系,提高中小企業融資能力,擴大融資規模。
(六)擴大對外合作。充分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搶抓“一帶一路”建設機遇,實施新能源產業對外開放與合作戰略。支持我省優勢新能源企業“走出去”,加強與國(境)外企業合作,通過相互投資、拓展市場等方式,對關鍵新能源技術和設備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全面提升我省新能源科技創新能力和裝備制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