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方面,包含幾個大的方面的內容:農村居民層面,供水、污水、水源地治理,固廢環衛以及能源方面的光伏、散煤替代等問題;農業層面,如化肥、農藥的減量化、畜禽糞污的治理、秸稈“五料化”、節水灌溉以及耕地的修復等。
農村環保現狀:
我國農村人居環境狀況很不平衡,臟亂差問題在一些地區還比較突出,這是基礎設施落后,環保監管不及時、不到位,居民環保意識欠缺等因素的集中體現,也是社會發展難以逾越的階段。
鄉鎮現狀:
2010-2016年我國鄉鎮總數變化不大,2016年建制鎮個數為1.81萬個、鄉個數為1.09萬個,從趨勢上,建制鎮逐漸增加、鄉逐漸減少,從側面說明我國的城鎮化正在逐步推進。鄉鎮較村莊行政級別更高,居民中包含更多的非農業人口,因此環保設施相對村莊較為完善,但橫向比較起來,難以和城、縣發展相媲美,整體質量改善依然處于較低水平。以污水處理為例,建制鎮和鄉級供水普及率相對較高分別為84%、72%,但污水處理匹配度不高,只有53%、11%,集中處置率更低,這將導致污水亂排等問題,進而引發水環境污染和生態退化。
村莊現狀:
截至2015年底,中央財政累計安排農村環保專項資金(農村節能減排資金)315億元,已經支持全國7.8萬個建制村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占全國建制村總數的13%。各地設施飲用水水源防護設施3800多公里,拆除飲用水水源地排污口3400多處;建成生活垃圾收集、轉運、處理設施450多萬個(輛),生活污水處理設施24.8萬套,畜禽養殖污染治理設施14萬套,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和畜禽糞便年處理量分別達2770萬噸、7億噸和3040多萬噸,化學需氧量和氮年減排量分別達95萬噸和7萬噸。不過,我國仍有40%的建制村沒有垃圾收集處理設施,78%的建制村未建設污水處理設施,農村環境“臟亂差”問題依然突出。38%的農村飲用水水源地未劃定保護區(或保護范圍),49%未規范設施警示標志,一些地方農村飲用水水源存在安全隱患。
農村環保市場前景:
建制鎮和鄉一級因為人口聚集相對較高,提升城鎮化率和增加基礎設施建設是較村級區域更易實現且效果相對更好的方式;而村級區域由于居住分散,人員進城務工的等原因,采用分散式處理方式或者城鄉一體化的方式更為可取。
以污水處理為例,在鄉鎮地區,污水處理方式可采用集中式(污水處理廠)和分散式(污水處理裝置)結合的方式。2016年,全國建制鎮共有污水處理廠3409個,總處理能力為1422.7萬立方米/日,平均單個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為4174立方米/日,而平均單個污水處理裝置處理能力為838立方米/日,所以單位處理規模均不大。從單位投資額上來看,根據出水標準、工藝、處理體量的不同而異,總體來看,投資額在2400-5200元/噸,略比城市或縣級污水處理廠價格要高。結合上述分析估算,鄉鎮的污水管網市場空間大,約為1232億元、312億元;建制鎮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裝置市場規模分別為398億元、218億元,鄉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裝置市場規模分別為75億元、82億元。
在村級區域,若居民集中居住,且管網工程較為完善的區域,可采用污水管網收集進入鄉鎮污水處理廠統一處理的方式進行處理,但村級區域更為常見的則是居民居住分散,通過耗費資金和人力修建較長的污水管網收集較小水量是不現實和不經濟的,在這些區域通常污水直接排入水體或者溝渠中。結合現實狀況,村級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可以采用分布式,并結合工藝可靠穩定、運行費用少、操作和原理簡單等原則。